飛蚊症:眼前出現蚊子般形狀、黑霧,飛蚊症的預防治療方法

「飛蚊症」是現代人常見的視覺疾病之一!隨著手機、電腦等3C產品的普及,以及人們使用這些產品的時間越來越長,眼睛過度使用的情況也愈來愈普遍,造成眼部疾病的早期出現。

目錄

什麼是飛蚊症?

飛蚊症是一種眼睛玻璃體退化的自然生理反應。這種現象會提早發生,因為年齡增長、近視、眼睛手術過後或是長期使用電腦和手機用眼過度。另外,它也可能和視網膜剝離、視網膜撕裂、視網膜血管阻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及眼睛出血等疾病有關。

眼睛的玻璃體本身類似於透明的膠狀物質。隨著年齡增長,玻璃體退化並逐漸變得稀釋,有時會凝結成微小的顆粒或塊狀物。當光線穿過玻璃體投射在眼睛上時,會產生一個影子,造成眼前出現晃動的黑點。

根據統計,年齡在 20到 29歲者,有 15%發生玻璃體水化;而 70歲以上者,水化則超過 70%。

常見的飛蚊症原因

飛蚊症分為三種類型:退化性、生理性、病理性。

退化性飛蚊症,佔總比例的 75%,多發生於 40歲以上的人,眼前只會看到一點點黑影,這是因為玻璃體退化後與視網膜分開所形成的玻璃體漂浮物被視網膜看見。

生理性飛蚊症,佔總比例的 20%,多發生於 40歲以下的人,眼前看到的是數點黑影,確實只是眼睛生理性自然形成的雜質。

病理性飛蚊症,佔總比例的 5%,這時病患感覺飛蚊症有數十點至上百點,這是代表有病的飛蚊症,醫生主要就是要找出這類飛蚊症,因為這類飛蚊症對視力的威脅最大。

飛蚊症常見到的眼前形狀種類

飛蚊症患者可能會看到的形態包括芝麻、蟲、線、橢圓卵、環形等,每個人的症狀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看到小黑點或小飛蟲,也可能有大面積的黑影遮蓋住視野,像雲朵或墨汁一樣。

飛蚊症常見族群

40歲以上之中年人 

高度近視者 

眼睛開刀過者 

眼睛受傷過者 

糖尿病患者 

眼內發炎或視網膜血管病變患者,也會造成飛蚊症

3C使用過度

飛蚊症要怎麼治療?

一般來說,單純的飛蚊症不需要特別治療,有時症狀會隨著時間減緩或消失。如果在閱讀或工作時發現「飛蚊」,可以避開太亮的背景,並將眼球上下左右移動,暫時移開飛蚊。

不過,如果出現下列變化,可能需要就醫:

  • 飛蚊數量一夕之間變多
  • 不只黑影,周圍還會出現不明的閃光
  • 黑影的面積突然變大
  • 視力突然不明原因下降

在治療方面,如果確定是因為玻璃體退化所導致的飛蚊症,可能會需要進行玻璃體清掃手術,以去除漂浮在視網膜上的玻璃體漂

預防飛蚊症,要注意以下幾點:

  • 多吃含葉黃素、魚油、維生素C、膠質食物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海鮮、堅果、穀物等。
  • 作息要正常,不要長時間盯著手機、電腦等螢幕,要定時做適度的眼保健操。
  • 經常注意眼部健康,定期檢查視力,如有新的症狀出現,要及時就醫檢查。
  • 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壓、過度近視等眼睛疾病的患者,要特別注意眼部健康,定期檢查,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 飛蚊症若出現在年輕人身上,一般都是因為過度使用手機、電腦等螢幕導致眼睛疲勞,建議減少螢幕時間,並多運動、放鬆眼睛。

若您有出現黑影或飛蚊,建議您定期檢查眼部健康。如果飛蚊數量突然增加或周圍出現閃光,應立即就醫檢查。儘管飛蚊症通常是良性的,定期檢查仍然很重要,以確保沒有視網膜破洞或其他問題。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Email
WhatsApp